logo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信息服务平台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史谢虹等:碳中和背景下欧亚地区国家能源转型的动向与展望

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

碳中和背景下欧亚地区国家能源转型的动向与展望

史谢虹1,周鹏超1,张锐1,尹博1,相均泳1*,郭立群2

(1.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2.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

本文发表在《全球能源互联网》2021年第6期“碳中和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的演变与合作”专题上,欢迎点击品读。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困境与转型发展研究”(17CGJ024)资助。

文章导读

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严峻,能源转型大势所向,但是世界各国情况不尽相同,各国能源转型的进展相去甚远。面对当前国际形势,习近平主席明确向世界表态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决心。在此呼吁下,“碳中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广泛共识,但在各个国家内部的反应差别较大。

能源转型本是漫长的复杂过程,而欧亚地区国家(本文研究主要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中亚五国以及俄罗斯),特别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资源依赖型经济体,在世界能源转型的潮流和欧洲等传统市场能源转型的影响下,其能源发展战略也在发生显著变化。

本文通过梳理欧亚国家对碳中和的认知与表态,分析其政策调整和转型实践,由表及里地剖析其能源转型的动能和机遇,以及面临的阻碍,由此展望未来中国与欧亚国家的合作前景。

文章亮点

(1)立足近期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突出了时事动态等最新发展情势,包括各国最新的减碳承诺与相关政策、欧盟碳边境税进展、美欧在能源事务上的战略博弈等。

(2)对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能源转型基础条件、外部影响与当前政策、实践进行分析,宏观上充分考量多方面因素,从而提出中国与欧亚国家能源转型的合作建议。

摘要

碳中和背景下,世界多国对气候变化问题形成共识,俄罗斯等欧亚地区国家与时俱进,在战略层面明确表态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出明确的清洁电力目标,在实践层面加快技术引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拓展氢能开发和能源通道建设。欧亚国家具备转型的显著动能,包括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全球能源技术发展、自身较强的能源产业基础、邻近区域的示范与带动作用等。同时,区域国家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阻碍,包括对化石能源资源的路径依赖、部分国家的动荡政局、区域国际关系波动及全球能源博弈等。在新时期,中国与欧亚国家能源转型合作的着力点应放在清洁能源产业和跨国电力互联互通建设,建议采取贸易先导—技术跟进—共同开发的顺序,持续推动以中俄为中心的地区多边合作。

主要内容

01

碳中和背景下的欧亚地区国家能源转型

关于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俄罗斯经历了长期的态度转变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较为消极到目前较为积极应对。在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率先宣布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但总体上减排困难重重。当前,俄罗斯已将提高能源效率、节能减排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中亚五国也都颁布了有关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专门法律和战略规划。俄罗斯重点发展天然气和氢能出口,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清洁能源项目落地。

02

欧亚地区能源转型的动能

天然基础:

欧亚地区国家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拥有连接欧洲、亚太地区的区位优势;

技术方面:

全球清洁能源技术进步及成本下降,氢能有望成为俄油气行业新发展方向;

外部促进:

世界能源转型大势和邻近国家碳中和加速的冲击。

03

欧亚地区国家能源转型的阻碍

能源依赖型国家根深蒂固,主导能源多元化政策的是能源公司而非政府;国内政局动荡和国家关系波动,增加了电网互联互通的难度,也拖累了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的速度;国际能源转型的影响与竞争。

04

中国与欧亚国家能源转型的合作展望

欧亚地区国家能源转型需要抓住碳中和的机遇,加强对外合作以扬长避短取得共赢,中国作为其邻国,无论是地缘位置还是资源能源条件都具有较大优势:清洁能源产业合作前景广阔;需要加强跨国电力互联互通建设;中国与欧亚地区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合作遵循贸易先导—技术跟进—共同开发的顺序;持续推动以中俄为中心的地区多边合作。

本文引文信息

史谢虹,周鹏超,张锐,等. 碳中和背景下欧亚地区国家能源转型的动向与展望[J]. 全球能源互联网,2021,4(6):568-574.

SHI Xiehong, ZHOU Pengchao, ZHANG Rui, et al. Trends and Prospects of Energy Transition in Eurasia in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 [J].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21,4(6):568-574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史谢虹

高级经济师

研究方向为欧亚国际政治、能源政治经济等

E-mail:

xiehong-shi@geidco.org

周鹏超

中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核动力反应堆、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能源经济与市场等

E-mail:

pengchao-zhou@geidco.org

张锐

博士

研究方向为能源政治经济、气候治理等

E-mail:

zhang-rui@geidco.org

编辑:张宇

审核:周舟

郑重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网站作品,需包含本网站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全球能源互联网》原创。 个人请按本网站原文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