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专题
特约主编:汤奕,易俊,薛峰
出版时间:2024-05-25
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取得突破。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9.22万亿kWh,同比增长6.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首次超过50%。据中电联预测,到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3亿kW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例上升至约40%。随着电力系统的结构和形态不断演化,电力系统运行机理和平衡机制面临新的挑战,许多专家学者在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涌现出众多优秀学术成果,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挑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密切关注电力技术创新和学术前沿,邀请我们担任特约主编,共同策划本专题,与读者一起探讨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最新进展。本专题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共收到40余篇来稿,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遴选出10篇论文,主要聚焦3个方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与建模方面,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燕志宇等考虑电站振动区等各项约束对水电系统进行建模,耦合水电系统与新能源、联络线等相关运行约束形成水风光协同规划模型,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进行求解,并以乌江流域某水风光互补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天津大学王丹等提出了一种考虑互联协同的分布式能源站低碳多目标选址规划模型,讨论了负荷不确定性对分布式能源站选址规划的影响,并在某城市实际算例中进行了验证;华北电力大学孙英云等通过气象距离将历史数据中典型气象模式相似的源荷聚合成定义的典型源荷耦合模式,采用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典型风光场景,并与典型源荷耦合模式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的对应关系得到典型源荷耦合场景,以实际数据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时序场景生成方法的有效性;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彭清文等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与常规负荷的时空相关性选取负荷典型日,构建了可开放容量评估鲁棒随机优化模型,采用KKT条件将其转化成单层模型求解,可获得较传统方法更准确合理的配电网可开放容量。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方面,南瑞集团黄杰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因果推断的燃煤机组低碳经济运行评估决策方法,通过先验知识刻画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图,构建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评估供电量对供电碳排放强度、供电标煤耗的影响函数,实现对燃煤机组低碳运行的辅助决策;华北电力大学徐衍会等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考虑潮流条件下的变压器短路电流计算方法,通过引入变压器各侧母线和区域拓扑,训练得到变压器短路电流计算模型,采用注意力机制使模型对不同运行条件下电网潮流动态更为敏感且短路电流计算误差较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李云等分析了英国总调在频率管理方面遇到的风险和产生机理,以及应对风险的方案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对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频率管理的启示,包括重点关注频率管理体系的完善、系统惯量需求的研究和频率支撑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方面,清华大学张宁等针对集中-分布式控制架构下基于离散频率采样的传统附加频率控制,提出事件触发与时间触发结合的温控负荷集群综合惯性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温州大学李翔宇等设计了一种变论域混合FFOPID控制器以提升孤岛模式下微电网频率控制的稳定性,以不同的自适应权重配比对FOPID控制器及FFOPID控制器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克服了2种控制器各自的局限性;南瑞集团过亮等提出了面向直流汇流应用的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IPOS) 多模块谐振变换器的改进下垂控制均衡方法,各模块间无需加入通信就可实现各模块的输出电压和功率的完全均衡,改进了传统下垂控制电压与参考值不符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感谢各位作者对本专题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审稿专家提出的专业意见,以及《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为专题顺利出版作出的努力,希望本专题能为能源电力领域广大专家学者的研究工作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2024年4月28日
-
“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专题
特约主编:梅生伟 ,张彩萍
出版时间:2024-03-25
我国确定了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部署,其中储能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将在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压缩空气、飞轮储能、重力储能、储热、储氢等新型储能技术不断发展,满足电网不同时间尺度应用场景的要求。高安全、大容量、低成本、长寿命储能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其创新突破将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而高效、灵活、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是新型储能技术快速健康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因此,开展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紧跟学术前沿与研究热点,策划“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专题,围绕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征集并发表相关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专题共收录论文11篇,内容涵盖了不同类型储能系统建模、运行状态评估、不同应用场景功率控制策略、储能系统商业模式4个方面。在储能系统建模方面,清华大学梅生伟等考虑空气流动阻力损失和能量转换设备损耗因素,建立了面向工程应用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模型,提出了效率分析方法,采用先进分析方法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在储能系统运行状态评估方面,清华大学慈松等提出了基于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DRBN)的大规模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运行性能评估方法,从运行工况、均衡效果、薄弱辨识3个方面验证了DRBN储能系统对电池模组一致性的提升效果;北京交通大学张彩萍等通过逆重复最大长度序列设计多频电流激励信号,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开展阻抗谱重构,提出了基于阻抗谱的电池健康状态快速估计方法。在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方面,武汉大学姚良忠等通过对重力储能系统多机并联运行时产生的机组间功率环流机理及抑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重力储能系统双层控制架构的多个机组间协调控制方法,提高了重力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效率;兰州理工大学张萍等以飞轮储能和火电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逐次变分模态分解的飞轮-火电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实现飞轮储能与火电机组响应频率变化的协同控制。在储能系统经济性分析与商业模式方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刘坚等探索了面向电力现货市场的独立储能经济性分析与容量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赋予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鼓励其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有助于降低新能源发电系统消纳成本;北京理工大学王永真等基于能量梯级综合利用的理念和共享经济的模式,提出了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系统的技术与业态;华北电力大学刘敦楠等构建了以独立平衡服务商收益最大以及发用电主体平衡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双层优化模型,独立平衡服务商的运营模式能够在减少市场主体平衡成本的同时保证服务商的收益,兼顾了双方的利益;北京交通大学谢桦等构建了梯次利用电池电网储能场景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改进VIKOR算法的应用场景适用性评价算法,为实际工程相关决策人员提供决策依据;武汉理工大学侯慧等提出了计及需求响应潜力的电动汽车聚合商多主体日前投标策略;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陈伟等利用文献计量和专利计量方法深度挖掘分析了国内外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前沿主题与创新能力,结果显示中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研发创新能力整体较强。
上述成果为新型储能系统建模仿真、状态评估、优化控制、商业模式等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审稿专家对本期专刊的大力支持,感谢读者朋友们的持续关注和鼓励,新型储能技术大有可为、未来可期,希望各位同行共同努力加快储能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助力我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2024年3月11日
-
“极端天气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与弹性提升”专题
特约主编:别朝红 ,李更丰
出版时间:2024-01-25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加剧,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对电力安全可靠供应造成了严重影响。为达成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电力系统发展呈现风、光等强不确定性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负荷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当极端天气条件出现时,将进一步放大电力供应、负荷需求以及设备故障多环节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开展极端天气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与弹性提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紧追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策划“极端天气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与弹性提升”专题,围绕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征集并发表相关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专题共收录论文7篇,主要涵盖极端天气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弹性评估及提升方法、极端条件下负荷测算及调用策略、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3个方面。新型电力系统弹性评估及提升方法方面,天津大学侯恺等考虑供热系统对极端室温环境指标和韧性评估方法的需求,建立了计及用户热耐受度的韧性评估及提升模型,填补了传统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韧性分析中对于用户生命健康考量的缺失,实现了多能源经济效益和用户感受的双重提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赵腾等借鉴欧洲经验,从电量余缺互济、平衡资源共享、统一电力市场支撑、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方面,探讨分析了欧洲跨国互联电网在电力安全保供中发挥的“四个平台”作用,对欧洲跨国互联电网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对中国电网发展的思考及建议。极端条件下负荷测算及调用策略方面,厦门大学赵英汝等采用基于负荷解耦的降温负荷测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温与负荷相关性的基础负荷选定方法,以期减少降温负荷测算的误差,为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负荷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分院高志远等基于中国电力系统电源和负荷构成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发展负荷侧调节能力的需求背景,提出了负荷侧调节能力投入策略的问题,分别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优化模型。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方面,清华大学乔颖等从生产现场直流配电柜故障分析入手,揭示接触不良、绝缘劣化、故障电弧、电气火灾的演变机理,并分析国内外故障电弧诊断与火灾检测技术的理论成果应对在运电站电弧火灾的有效性,提出了故障电弧预诊断与火灾检测技术的应用解决方案;西安理工大学付钰伟等针对配电线路单相断线对地放电发展过程建立短间隙放电模型,获得断口对地放电过程中的电场、电子平均能量、电子密度、放电电流等关键参数随放电时间的分布特性,对于极端天气下的配电线路安全防护、预防森林火灾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华北电力大学郑瑞锦等针对极端天气可能导致的电力市场环境下高电价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电价和发电损失容量的电力天气衍生品,可有效管理电价风险,助力电力市场建设以及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上述研究为极端天气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弹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审稿专家对本专题的支持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希望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研究和应用工作的持续发展,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3年12月28日
-
“能源互联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专题
特约主编:陆超 ,何正友
出版时间:2023-11-25
新型能源体系是以保障能源供应为前提,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目标,统筹发展与减排、安全与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增”与化石能源“减”协同优化,产供储销用高效互动、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电氢冷热气融合互济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转型清洁化、电气化、互联化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大方向。建设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多能协同、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能源互联网,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根本途径,需要重点构建多能互补、跨区协同的送端系统,坚强可靠、智能开放的受端系统,全国互联、配置高效的特高压通道,以及多元协同、调节灵活的储能体系。
《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紧追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邀请我们作为特约主编,共同策划“能源互联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专题,围绕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形势下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征集并发表相关专家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专题共收录论文10篇,主要涵盖能源清洁利用、直流输电技术、储能及设备试验技术3个方面。在能源清洁利用方面,山东大学杨明等分析了山东新能源消纳现状及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机理,归纳影响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系统性地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各项措施;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王利兵等分析了全球化石能源非能利用的基本原理、现状和趋势、关键技术,以及基于基本化工品的化石能源非能利用消费量和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建立了化石原料需求预测的成本最小化模型;西南石油大学李茜等提出了天然气压力能综合利用方案,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构建了压力能利用系统运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广东电网电科院杜婉琳等建立了海上风电场谐波模型,以降低综合成本为目标,以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最小补偿容量、谐波谐振及过电压为约束,进行海上风电场无功优化配置。
直流输电技术方面,长沙理工大学裴翔羽等对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交直流系统中出现数次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其产生原因并给出改善建议;华北电力大学郑涛等针对级联H桥型电力电子变压器低压侧多分支直流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分步闭锁的故障穿越策略,可利用分支线路两端电流极性特征识别区内外故障,定位故障分支线路;许继集团彭忠等提出了远海风电柔性直流送端交流系统故障协调控制,提升了远海风电对称双极柔性直流送端交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和两相短路故障工况下的功率输送能力,以及三相接地故障工况下的交流电压稳定性。
储能及设备试验技术方面,南京工程学院葛乐等针对特高压直流闭锁等原因造成的受端电网频率严重跌落问题,提出一种储能紧急频率控制策略,并以某电网实际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河南理工大学胡治国等针对单体电池串联成组使用时出现不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主动均衡电路,使得电池组间能量动态趋于一致;西安交通大学吴益飞等。针对大容量试验回路智能化控制的难题,研究建立了冲击发电机单电机短路模型和双电机并联短路模型,分析了发电机短路特性,结合典型大容量试验回路设计了一键顺控方案。
希望本专题可以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形势下的理论、方法、趋势、政策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跨学科、系统性研究。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审稿专家对本专题的支持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希望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加速推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3年11月13日
-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综合能源关键技术”专题
特约主编:贾宏杰 ,穆云飞
出版时间:2023-09-25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双侧随机性”和“双峰双高”的“三双”特征,面临极大的安全稳定运行挑战。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多能互补协同可保障新能源的安全高效消纳,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仿真、优化运行、规划设计以及发展战略等领域涌现出大量优秀成果,为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紧追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邀请我们作为特约主编,共同策划“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综合能源关键技术”专题,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的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技术等方面研究,征集并发表相关专家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专题共收录论文10篇,主要涵盖新型电力系统下综合能源建模及仿真、综合能源优化运行与规划、综合能源发展战略3个方面。综合能源建模及仿真方面,西安交通大学周峻等建立了一种结合沼气厂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热-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模型,探讨在电价响应和电网激励条件下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热-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和配置;清华大学闵勇等提出了适应中国大电网集中调度模式的配网集中-分布式协同自治调控的运行新范式,在解决配网供电问题的同时,有助于缓解主网保供电、调峰调频压力;天津大学贾宏杰、穆云飞等分析了城市交通-电力融合能源系统的相互影响关系和耦合机理,从交通-电力融合能源系统设施规划和运行优化两个应用层面对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综合能源优化运行与规划方面,浙江大学郑梦莲等开发了一种指导余能回收利用的能源优化模型,从技术经济评估角度对余能驱动型冷热电联产系统进行容量与运行规划;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张新鹤等以乡村地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案例表明柔性负荷在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削峰填谷、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天津大学王丹等提出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电-热耦合系统低碳扩展规划方法,该方法在不确定信息并不充足时仍然能够量化不确定性,且能根据规划决策者不同的风险偏好在预期的投资成本范围内求得相应的最优规划结果;东北电力大学杨悦等提出了一种基于空调状态队列模型的补偿机制和用户实时控制策略,在激励更多用户参与控制的同时削弱由于初始温度不均和负荷退出对减载的影响。综合能源发展战略方面,北京理工大学王永真等以熵理论揭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中信息流与能量流的协同作用,就信息流改造能量流的能源互联网业态发展提出建议,为能源互联网的提质增效提供参考;西南石油大学王泽根等引入空间自相关和重心分析方法,研究全国和各省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时空变化特征,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能源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国网河北公司经研院赵阳等提出了行业用电量主要影响因素辨识与预测方法,实现了在新常态经营形势下用电量的精细化预测。
上述研究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综合能源的建模仿真、运行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审稿专家对本专题的支持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希望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研究和应用工作的持续发展,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
2023年9月11日
-
“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市场机制创新”专题
特约主编:夏清
出版时间:2023-07-25
随着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电力系统主体数量激增,电力网络潮流双向流动、电力系统灵活资源稀缺化、运行方式多样化、多能源系统耦合复杂化、电力需求弹性化等趋势明显。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至关重要,以体现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成本特性,以及涵盖电能量、安全、绿色价值的多元价值体系。
《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紧追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邀请我作为特约主编,共同策划“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市场机制创新”专题,围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形势下市场机制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征集并发表相关专家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专题共收录论文10篇,主要涵盖新型电力系统市场理论模型和方法、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市场实践和典型案例研究3个方面。在新型电力系统市场理论模型和方法方面,英国巴斯大学顾承红等提出了一种使分布式能源资源通过参与本地能源交易实现最大化资源利用的非合作交易模式,以帮助本地能源交易中的产消者进行最优决策;清华大学孙宏斌等在能源系统的去中心化问题中提出了基于Paillier加密和共识机制的分解协调式算法,以在发电商间构建信任;西安交通大学王秀丽等针对风电机组备用成本分摊交叉补贴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鲁棒机会约束优化的日前经济调度和不确定性出清模型,出清价格能有效反映不确定性对系统成本的影响和传统机组在系统不确定性平衡中的作用;北京理工大学王永真等从“物理、信息、价值”的维度,刻画了综合能源服务“三元驱动”的体系架构、理论框架及关键技术。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方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袁伟等从规划视角开展基于关键指标的电力市场规划设计,提出基于关键规划参数的电力市场规划体系,可为各地区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运行评估提供参考借鉴;西安交通大学肖云鹏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卖方灵活合同的绿电与绿证中长期联合交易机制,可促进中长期绿电合同的达成,实现绿电与绿证交易的有效衔接;华北电力大学刘敦楠等着眼于省级电网的现状及市场化边界条件,建立了新能源市场化规模测算模型,以保障新能源项目收益, 满足市场化边界,有力推动新能源逐步参与电力市场。
市场实践和典型案例研究方面,东南大学王蓓蓓等系统分析了北美容量市场增量拍卖和容量转移权机制,在逐步引入多级增量拍卖、综合考虑增量拍卖需求曲线设计、形成明确的容量市场分区投资信号、制定合理分配容量阻塞盈余的策略、全面布局统筹协调行政和市场的双股力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清华大学马君华等考虑传统煤电厂同时面临碳排放成本上升的压力和新能源涌入电力市场的挑战,构建了燃煤-风力发电系统的日前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模型,提升了发电系统的综合效益;华北电力大学卢文冰等从多元生产设备数据融合、智能化算法、设备智能化管理3个方面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生产设备智能化管理平台架构。
希望本专题可以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形势下市场机制的理论、方法、趋势、政策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跨学科、系统性研究。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审稿专家对本专题的支持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希望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加速推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3年6月30日,北京清华园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与 控制”专题
特约主编:王继业,赵俊华
出版时间:2023-05-25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但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和新兴负荷大量接入,电力系统呈现出惯量降低、源荷失配、峰谷差增大等问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蓬勃发展,具备强大的感知推理能力、智能决策能力以及海量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精准建模、高效分析及智能控制,是电力系统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如何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及信息通信技术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感知调控提供决策支持,实现电力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控制和优化配置,值得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密切关注最新研究进展,邀请我们担任特约主编,共同策划本专题,与读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控制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最新进展。
本专题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从30余篇来稿中遴选出8篇论文,主要聚焦两方面。微电网优化运行与控制方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周翔等对深度强化学习原理、深度强化学习在单个微网以及微网群优化运行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对应用中所面临的算法可解释性、奖励函数设置、用户隐私性等方面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展望。武汉大学杨军等将PID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进行互补并生成可进化PID控制器,相较传统PID控制器能够实现自适应权重参数的调整,从而解决电动汽车与随机扰动给微电网带来的强非线性影响。兰州理工大学吴丽珍等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径向基神经网络(DE-RBF)混合优化算法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获得下垂控制参数并进行优化校正,能够提高多逆变器并联微电网系统下垂控制的动态响应速度与系统稳定性。郑州大学冯志远等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配电网数字镜像模型,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数字镜像模型的历史数据进行学习训练,实现电压暂降源的准确定位,可大幅提高复杂配电网系统中电压暂降定位的工作效率。国网河北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杨书强等提出了一种将负荷数据图像化,并应用长短期记忆(LSTM)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借助LSTM方法在图像分析和处理上的优势,提高了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新型电力系统5G通信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华北电力大学朱校汲等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5G电力通信网业务编排自主决策方法,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接入网信道选择与核心网路由选择的联合优化,从而最小化电力通信终端数据包传输总时延,有效提高了电力业务的传输质量。国网能源研究院王成洁等针对电力杆塔和5G基站,构建了基于站距和站高的规模化匹配方法,以及考虑技术、政策和商业约束等情景的匹配度测算方法,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二者具有较大的共享潜力和良好的合作空间,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国网河北省检修公司马助兴等提出了一种面向新型变电站智能巡检的5G大规模天线远近场融合定位算法,提高了变电站内巡检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感谢各位作者对本专题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专家提出的细致专业的评审意见,以及《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为专题顺利出版作出的努力,希望本专题能为广大专家学者提供借鉴与启发,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深入发展。
2023年4月16日
-
“能源互联网主动支撑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专题
特约主编:康重庆、钟海旺
出版时间:2023-03-25
当前我国能源转型正迈向纵深发展,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但仍存在能源供需时空不匹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缺乏支撑新能源消纳的灵活性资源等问题。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这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电力系统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托互联电网支撑新能源更大范围消纳,对于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我国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能源互联网是以电为核心,利用新能源发电技术、信息技术,融合电力网络、天然气网络、供热/冷网络等多能源网以及电气交通网形成的异质能源互联共享网络。将新能源与能源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助于解决新能源的消纳难题,支撑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同时有助于改善能源的生产和供应模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推动能源革命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工程应用与实践”专题
特约主编:
出版时间:2023-01-25
-
综合智慧能源关键技术
特约主编:朱继忠,黄琦
出版时间:2022-09-25
进入“十四五”时期,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双重驱动下,可再生能源、储能、智慧能源等一大批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成为全球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联合编制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将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列为重点任务,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能源融合发展,促进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开展各种能源厂站和区域智慧能源系统集成试点示范,引领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综合智慧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选择,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是能源安全战略的关键支撑,是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