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信息服务平台

2021年第6期“碳中和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的演变与合作”专题精彩导读

收录于话题

《全球能源互联网》2021年第6期已正式出版,本期刊载了“碳中和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的演变与合作”专题等10篇论文,下面就带您了解一下本期的精彩内容。点击“阅读原文”可在手机端查看全文。

“碳中和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的演变与合作”专题

特约主编寄语

碳中和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的演变与合作

向上滑动阅览

随着气候危机议题日益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关切及纽带性议题,特别是随着欧盟、中国、美 国、日本、俄罗斯等诸多大国和主要经济体纷纷宣布碳中和目标、实施绿色低碳的治理战略和基于绿色化、零碳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碳中和的大国战略及其互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总体部署,为“双碳”目标的实现绘制出了清晰的蓝图。在此背景下,《全球能源互联网》编委会和编辑部心怀“国之大者”,创建“碳中和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的演变与合作”专题,诸多学者和专家立足国内、胸怀世界的真知灼见,将为学术界、政策界和广大关心气候变化议题的同仁们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产品。《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引领碳中和、绿色能源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学术前沿阵地,正在以自身力量为国家气候治理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

碳中和正在塑造国际关系新变革。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致力于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世界发展模式的战略改变,意味着一场碳中和的科学技术革命,意味着一场绿色领导力和全球秩序的竞合。以中国、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为代表的国际主要力量正在就碳中和展开战略竞赛,将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长远影响。总体而言,碳中和将给世界带来一场良性的竞合,不仅对塑造地球生命共同体具有重大裨益,而且对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指引价值。

此外,202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逐步站到了全球气候治理舞台的中央。学界通过全面、持续、深入地探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碳中和战略、碳中和与各国发展战略的互动关系等,将为中国更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诸多借鉴与启发。

特约主编介绍

许勤华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区域与国别。出版著作16部,发表论文和学术文章100余篇。

王克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及双碳研究院研究员、“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碳中和经济学分析、能源环境经济建模、全球气候治理等。

1

非对称竞争背景下,绿色发展何去何从?

杨凡欣,李广 *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倡导的“人、地球、繁 荣、和平、伙伴关系”五大宗旨高度契合。中国构建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绿色发展既是目标导向也是引领手段。近年来,“竞争”逐渐成为美国对华战略调整的主基调,美国等西方国家围绕“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科技竞争”等议题针对中国展开制衡,强化其非对称的遏制能力。面对非对称竞争,绿色发展将何去何从?为此,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兴起及其中国化发展,分析了当前绿色发展所面临的来自西方“体系性的竞争”等多重挑战,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非对称竞争;绿色发展;绿色科技创新;绿色投融资;第三方市场合作

扫描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2

构建面向 30·60 的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电力 4.0 的思考

江冰

(三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实现“双碳”目标,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图伟业。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分析了中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从全面数字化、电网平台化、电源分散化、配网有源化、边界交融化、调度智能化、储能要素化、价格市场化和改革适应化等九个维度完整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提出了以“中国电力4.0”概念为引领,统筹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发展的倡导和呼吁。

 

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碳达峰;碳中和;中国电力4.0;新能源

扫描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3

双向互动——当“碳中和”遭遇中美战略竞争

关照宇1* ,赵文博2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2.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院)

【摘要】“碳中和”是涉及技术变革、能源革命、生产方式更新的全经济规模的革命。在中美进入战略竞争的历史阶段, “碳中和”与中美战略竞争将长期呈现双向互动的局面,“碳中和”影响中美战略竞争走向,同时“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也受中美战略竞争关系约束。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碳中和”拓展了中美战略竞争边界,增加了中美在贸易、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冲突风险,并可能导致中美陷入相互指责的漩涡,进一步破坏中美政治互信,造成气候问题意识形态化;二是“碳中和”为中美战略竞争提供“缓冲带”,围绕“碳中和”开展的中美气候外交有望成为当下中美外交取得进展的有力抓手,并在长期作为稳定中美关系的重要支点;三是中美战略竞争也将影响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关系“碳中和”能否以较低成本、较快速度、较大收益的方式实现。

 

关键词:碳中和;中美关系;中美战略竞争;美国对华政策;地缘政治

扫描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4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中国碳中和政策体系研究

张耀坤1,2,王永军3,杨成4,相均泳4*

(1.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2.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3.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中国提出了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这需要政府进一步制定目标规划,完善政策体系以积极引导。从政策作用领域、政策工具和政策客体三个维度构建了碳中和政策体系的三维分析框架,并通过对2007—2021年的74份碳中和相关中央政策文本进行多维度内容分析发现,中国当前的碳减排和碳中和政策体系较为全面地涵盖了能效提升、零碳能源和负排放等重点领域,对供给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较为均衡,且基本匹配了包括政府、企业和组织、公众等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的角色和功能,但也存在政策集中于能效提升领域,对零碳能源和负排放技术的关注不足,以及政府约束性机制较多而市场机制较弱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后续碳中和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碳中和政策;三维政策分析;政策工具;政策客体;政策作用领域;内容分析法

扫描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5

碳中和背景下美国回归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影响及中国应对

张宇宁,王克 *,向月皎,邱晓洁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摘要】碳中和背景下,中美两国的竞合关系将显著影响全球气候行动。拜登政府上台后对内对外气候行动均锚定1.5 ℃目标,通过重返《巴黎协定》、召开领导人气候峰会等举措重新领导全球气候治理,重视气候投融资并多渠道寻求能源系统的多边合作。虽然应对气候变化有望成为中美目前极少数合作的亮点,但美国可能通过加强与传统盟友合作、酝酿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措施提高对中国气候行动的要价。中国可从加速制定“3060”双碳目标路线图、完善碳定价机制的国内行动,强调中美气候互利互信底线、拓展中欧气候合作深度的双边互动,以及加强南南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多边联动三方面行动加以应对。

 

关键词:碳中和;1.5 ℃目标;中美竞合;全球气候治理;中国应对

扫描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6

碳中和背景下欧亚地区国家能源转型的动向与展望

史谢虹1 ,周鹏超1 ,张锐1 ,尹博1 ,相均泳1* ,郭立群2

(1.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2.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

【摘要】碳中和背景下,世界多国对气候变化问题形成共识,俄罗斯等欧亚地区国家与时俱进,在战略层面明确表态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出明确的清洁电力目标,在实践层面加快技术引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拓展氢能开发和能源通道建设。欧亚国家具备转型的显著动能,包括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全球能源技术发展、自身较强的能源产业基础、邻近区域的示范与带动作用等。同时,区域国家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阻碍,包括对化石能源资源的路径依赖、部分国家的动荡政局、区域国际关系波动及全球能源博弈等。在新时期,中国与欧亚国家能源转型合作的着力点应放在清洁能源产业和跨国电力互联互通建设,建议采取贸易先导—技术跟进—共同开发的顺序,持续推动以中俄为中心的地区多边合作。

 

关键词:碳中和;欧亚地区国家;能源转型

扫描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智能电网

7

基于充电功率场景模型的电动汽车负荷建模

杨书强1 ,范文奕1 ,赵阳1 ,赵子珩1 ,李明轩2* 

(1.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摘要】电动汽车等新基建的持续高速发展为电力系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传统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带来新命题,研究电动汽车负荷建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电动汽车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充电功率场景模型的电动汽车负荷建模方法,基于充电关键变量,建模考虑充放电各关键变量随机性和相关性的联合分布模型,并通过吉布斯采样生成电动汽车功率场景,聚合得到电动汽车负荷曲线。最后,采用电动汽车实际充电功率数据验证了文章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基建;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场景;概率分布;Copula理论

扫描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8

考虑灵活性需求与风电相关性的电力系统实时调度模型

王涛1 ,胡丽1 ,刘子菡2 ,朱海南1 ,李丰硕1 ,薛云霞1 ,刘春阳2*

(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2.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的接入,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实时调度中对灵活性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分析灵活性需求与分布鲁棒优化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椭球集考虑风电出力的相关性,基于椭球集合与瓦瑟斯坦距离的不确定集,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需求的电力系统分布鲁棒实时调度模型,通过优化机组基准运行点、分配因子与灵活性区间,实现最不利概率分布下的机组运行与灵活性综合成本期望最低的目标。采用分段线性化、对偶理论与凸壳机会约束转化方法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最终应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高效求解此问题。以调整后的IEEE 14节点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不确定集保守程度更低,实时调度模型能更加准确地考虑灵活性需求。

 

关键词:灵活性;分布鲁棒;实时调度;线性化;相关性

扫描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能源系统

9

基于 KNN 和 RF 结合的供热机组热负荷预测研究

刘培栋1*,刘立巍2,李明1,赵光3,刘书元3,邵壮2,周建新2

(1.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2.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3. 新乡中益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电负荷和热负荷具有较强的耦合性,热负荷需求的准确预测对于预测电负荷进而让供热机组更好地进行深度调峰辅助服务报价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经多种算法对比研究表明,基于最邻近结点和随机森林的集成预测算法(KNN-RFAverage)具有很好的回归性能和较低的计算复杂度。特别是在面对热负荷存在极端波动的情况下,采用该算法进行热负荷预测可以保持鲁棒性,为有效解决连续多点热负荷预测、机组供热面积及用热习惯发生变化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深度调峰;热负荷预测;最邻近节点;随机森林

扫描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清洁能源

10

海上换流站直流侧暂态过压应力抑制策略有效性分析

袁艺嘉 *,孔明,孙宝宝,李元贞,贺之渊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欧洲北海等地区已经建设了多条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海上风电并网工程,中国近些年也加速了该技术的工程实践。由于柔直系统阻尼低,直流侧暂态过电压、过电流发展快,需要采取必要的暂态应力抑制措施,降低对海上平台设备的技术要求,在尽可能减少设备尺寸的同时,保证足够的设备安全裕度。重点围绕暂态过电压应力,首先总结了海上柔直换流站直流侧暂态过电压应力的类型和关键指标,分别针对对称单极和对称双极结构系统,介绍了直流侧设备上承受过电压应力的机理,并梳理了影响直流侧过电压应力的主要因素。其次,总结了海上换流站直流侧过电压抑制策略,将其分为主动型抑制和被动型抑制两大类,其中主动型抑制措施包括功率不平衡抑制策略、直流耗能装置、电缆放电策略、保护加速和断路器快速跳闸策略以及组合策略等,被动型抑制措施包括优化接地方式、优化避雷器参数以及调整桥臂电抗位置等。最后,对相关暂态过压应力抑制措施进行了适用性、有效性和优缺点评估。

 

关键词: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海上换流站直流侧;过压抑制;对称单极拓扑;对称双极拓扑

扫描识别二维码

可阅读文章全文

相关精彩阅读

2021年第5期“规模化储能技术进展及其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专题精彩导读

2021年第4期“能源转型中的电力系统规划关键技术及案例研究”专题精彩导读

2021年第3期能源互联网促进实现“双碳”目标专题精彩导读

2021年第2期“城市能源系统智慧低碳转型的驱动机制及关键技术”专题精彩导读

2021年第1期精彩导读“能源气候协同治理机制与路径”专栏

编辑张鹏

审核:周舟

郑重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网站作品,需包含本网站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全球能源互联网》原创。 个人请按本网站原文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