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王克等:碳中和背景下美国回归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影响及中国应对

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

碳中和背景下美国回归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影响及中国应对

张宇宁,王克*,向月皎,邱晓洁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原文发表在《全球能源互联网》2021年第6期“碳中和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的演变与合作”专题上欢迎点击品读本文受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专项”(美国大选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未来走势的潜在影响研究)项目资助。

文章导读

碳中和背景下,世界进入了以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碳实力”竞争与合作博弈新时期,美国回归全球气候治理将对各国经济、能源与气候行动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首先梳理拜登政府上任以来在领导人气候峰会、美欧峰会、G7、G20等多边场合有关气候变化议题的主要立场行动,随后从中美双边气候竞合关系的角度识别、分析其气候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以为中国未来在碳中和背景下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竞合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文章主要观点

1

拜登政府上台后对1.5℃目标的推崇不仅在于国内以此更新2030年的NDC目标,而且还要求各国均以1.5℃为参考制定行动方案,以共同推进2050年全球碳中和的实现。

2

拜登主要在重建美国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带领发达国家加大气候投融资力度、多渠道寻求能源系统技术合作这三方面布局国内外气候政策行动。

3

中国存在被美国要求进一步提高气候行动力的压力,面临“一带一路”项目被指责的压力,面临贸易争端进一步加强的压力以及在全球气候治理上被孤立的风险。

主要内容

碳中和背景下拜登政府国内外气候变化政策的推进路径。1.5℃目标锚定全球在205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若以此为基准各国均需要付出巨大的减排努力。基于1.5℃目标路线,拜登政府已通过综合国内外事务,以气候与贸易政策为抓手计划同中国、欧盟、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在碳中和相关清洁电力转型、能效提升技术等领域全面竞合。

⬆  拜登政府国内外气候政策梳理

拜登的对外气候政策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重建美国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以422领导人气候峰会为标志,在带领主要经济体深度减排的同时重塑美国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同时逐步恢复特朗普时期取消的各级气候协商机制。其二,带领发达国家加大气候投融资力度。拜登呼吁发达国家在2025年前每年筹措《巴黎协定》要求的1000亿美元公共与私人资金用于发展中国家气候适应与能源转型,但这一积极表态并未转化为具体数额的出资承诺,给自己留足了回旋余地。其三,多渠道寻求能源系统技术合作。拜登政府先后发起建立“美印2030气候与清洁能源议程2030伙伴关系”与“美德气候与能源伙伴关系”,并在多边合作中重视生产端脱碳技术的国际领导力。

1.5℃目标下拜登政府气候行动对中国的影响。拜登的三方面行动均没有提及《巴黎协定》2℃目标,并在2050年碳中和这一大方向上与传统盟友保持一致,此外拜登还在G7峰会上同其他与会领导人表态,将采取与1.5℃一致的方式共同规划7国集团的长期与短期目标。这样一来,拜登政府能达到修复与传统盟友关系、重塑信任并构建气候行动同盟的目的,使得中美欧气候治理的“三元”结构向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基于此,中美竞合关系背景下拜登的三方面举措均有可能对中国产生冲击:其一,在重建美国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的过程中弱化中国“3060”目标的贡献;其二,通过颁布气候投融资计划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施加压力;其三,虽然在多渠道寻求低碳技术合作,但却耦合气候与贸易政策打压中国的光伏出口,强调中国贸易产品的“高碳”属性。

中国的应对策略建议。首先,在国内行动上:中国当前正在制定1+N政策体系作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具体包括了优化能源结构等十方面的配套措施,有利于回应美国在中国气候行动路线透明度上的无端指责。在气候行动方面,应推动碳定价机制的顶层与整体设计实施。第二,在双边互动上:中国应进一步强调互利互信的气候合作底线,督促美国在气候治理议题上与中国聚同化异、增信释疑。此外,为减轻美国的封锁打压对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冲击,中国应进一步拓展中欧气候合作深度,以平衡好中美欧气候治理“三元”结构。第三,在多边联动上:中国未来应进一步通过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来维护好发展中国家共同的气候利益。例如,积极呼应“77国集团”在适应与资金议题上的诉求,并适时向部分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不发达国家的1.5℃目标行动方案提供气候投融资支持;巩固同印度、巴西和南非构建的“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磋商机制等。

本文引文信息

张宇宁,王克,向月皎,等. 碳中和背景下美国回归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影响及中国应对[J]. 全球能源互联网,2021,4(6):560-567.

ZHANG Yuning, WANG Ke, XIANG Yuejiao, et al. The U.S. returning to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in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 action, impacts and China’s response[J].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21, 4(6): 560-567(in Chinese).

作者简介

张宇宁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

E-mail:

yuning_envi@ruc.edu.cn

图片

王克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经济学,能源-环境-经济系统建模,全球气候治理,低碳城市。通信作者

E-mail:

wangkert@ruc.edu.cn

图片

向月皎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经济学

E-mail:

xyj991202@163.com

图片

邱晓洁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E-mail:

18326856486@163.com

编辑:张鹏

审核:周舟

郑重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网站作品,需包含本网站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全球能源互联网》原创。 个人请按本网站原文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