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信息服务平台

鲁宗相:未来电力系统形态及技术挑战——从灵活性平衡角度的思考

会议背景

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单位主办的“电力系统发展方向暨学术方向研讨会”于2020年10月16-1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由舒印彪院士和国家电网公司总工程师陈国平发起,旨在研讨电力系统专业如何积极应对电力系统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装备”方向发展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在电力系统路径规划、稳定基础理论和先进控制技术等研究方向,确保支撑能源转型国家大计的推进和实现。王锡凡院士、程时杰院士、郭剑波院士全程参加,14位代表做了精彩报告,近百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和专题研讨,累计超过7万人次收看了全程直播。

报告导读

鲁宗相副教授指出了能源转型背景下电力系统发展的内、外两方面驱动力,介绍了国际上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电力系统发展蓝图,分析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在本征特性、运行机制、评估指标、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新变化,并分享了对电力系统灵活性的认识及其数学定义,最后介绍了基于灵活平衡原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品读!(请尊重报告作者版权,如引用务必标明来源。)

报告专家介绍

鲁宗相

长聘副教授,博导。IET Fellow,IEEE Senior Member,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委员、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电联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委员会委员,北京电机工程学会新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电机工程学会风能发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风电/太阳能发电并网分析与控制、能源与电力宏观规划、电力系统可靠性、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863子课题1项,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出版著作/合著7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28篇,EI收录8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2018、2007、2014年3次获得领跑者5000论文奖,1篇论文获中国科技期刊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电力领域共2篇),1篇论文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8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1篇论文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9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编辑:李锡

审核:白恺

郑重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网站作品,需包含本网站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全球能源互联网》原创。 个人请按本网站原文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