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电池技术成本的降低会限制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的竞争力。电池技术在2025年以后的大多数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最低LCOS的可能性最高。到2030年,锂离子电池在大多数应用中似乎最具成本效益,尤其是放电时间小于4 h且年循环小于300次的场景,例如电能质量和黑启动。对于要求更大放电持续时间和循环的应用场景,全钒液流电池仍然具有竞争力,尽管它从来不是最有可能提供最低LCOS的技术。这些应用场景包括供电可靠性(> 4 h)或二次响应和电费优化(> 300次循环/年)。对于放电时间超过700 h的季节性储能,储氢可能会最具成本效益。
平均而言,相较2015年,最有可能实现最高成本效益的技术的平均LCOS到2030年和2050年将分别减少36%和53%。对于年循环≥300次的应用场景,LCOS从150~600 US$/MWh(2015年)降低至130~200 US$/MWh(2050年),在年循环50~100次的应用场景中从1000~3500 US$/MWh(2015年)降低至500~900 US$/MWh(2050年),年循环≤10次的应用场景中,成本永远不会低于1500 US$/MWh。年循环次数条件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了单位装机容量的能量吞吐量。每年吞吐一定能量的储能装机容量越低,LCOS就越低,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LCOS计算公式中投资成本所占比例较高。
另一个LCOS影响因素是放电持续时间。在年循环次数相近的应用场景下,更长放电时间的应用场景具有更低的LCOS。一项储能技术放电持续时间的增长将导致放电量的增加,但是总投资成本的增加相对较少,因为这仅影响能量成本,而功率成本却未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