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能源效率2018--分析及2040展望》
发布时间:2018-10-24
10月19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能源效率2018--分析及2040展望》,该报告追踪全球能源效率趋势和指标,为能源效率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重要参考,这里将主要结果与各位读者分享。 🔵 尽管在能源效率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能源需求仍在加速增长 经过两年的低增长,全球能源需求在2017年增长了2%。许多国家、地区和部门能源消费活动的增加超过了能源效率方面正在取得的进展。2017年,全球能源强度(用来衡量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总量)下降1.7%,是近十年来达到的最小降幅。 ![]() 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变化 全球一次能源强度需求变化
然而,如果不是在能源效率方面取得进展,能源需求会高得多。自2000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能源效率的提高抵消了能源消费活动增加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节能大部分是在工业和建筑部门实现的。 IEA国家和其他主要经济体最终能源使用量分解 从全球来看,自2000年以来能效的提高使得2017年的能源使用量减少了12% 2000~2017年IEA国家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各部门能源使用量(包含与不包含能效提高带来的能源节约)
🔵 仅能源效率本身就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中的“高效世界的情景”(Efficient World Scenario,EWS)描绘了提高能源效率所带来的潜力。这一情景给出了如果从现在到2040年所有可用的提升能源效率的方法都得到实施,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以节能为基础,仅使用今天成熟的技术,所有这些措施都是具有成本效益的。
尽管全球经济规模增长了一倍,但到2040年,EWS可能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今天更低。虽然到204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翻一番,但EWS数据显示,仅提高能效就有可能将一次能源需求的增长限制在仅比目前略高的水平。这将使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年前达到峰值,到2040年比现在下降12%。到2040年,能源效率的提升可以完成《巴黎协定》减排目标的40%以上。因此,能源效率连同可再生能源以及其他措施对实现全球气候目标是必不可少的。 ![]() 《世界能源展望2017》中的新政策情景和可持续发展情景中的全球二氧化碳减排量
EWS还将有助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经济、家庭和环境创造多种效益。全球能源强度的年增长率将超过3%,远超过2030年能源效率目标。提高能效还将减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增强能源安全。例如,到2040年,中国和印度总的化石燃料进口额将减少近5000亿美元。 ![]() EWS比新政策情景带来的2040年一些国家和地区所减少的能源进口量与支出
超过5500亿美元的汽车和家庭能源支出可以使家庭受益。与目前相比,EWS还将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主要空气污染物减少三分之一,并将大幅减少每年因空气质量导致死亡的人数。
🔵 实现大规模的能源效率投资至关重要 EWS的所有投资机会都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并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采用EWS中有效技术需要每年的平均投资从现在到2025年翻一番,然后在2025年后再翻一番。仅节省能源所带来的平均投资回报就可达到三倍。 但是全球在能源效率方面的投资并没有达到EWS所要求的规模。在所有领域,2017年的能源效率投资仅增长3%,达到2360亿美元。欧洲的能源效率投资仍然最多,达到7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32%。北美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从2016年的20%下降到18%,为420亿美元。中国的投资比例从2016年的25%上升到27%。从全球来看,所有行业的能源效率投资增长都放缓了。建筑行业仍是最大的投资领域,占总投资的近60%,比2016年增长了3%。 各部门与各地区的能源效率投资
新的融资机制对于提供EWS的投资机会至关重要。大多数能源效率投资仍然是自筹资金,例如通过房主的个人存款或公司自己的资产。这些类型的融资本身不太可能带来所需的投资增长。为了建立信心和能力以鼓励更广泛的投资,需要制定政策来支持替代金融机制和商业模式,比如能源服务公司(ESCOs)、绿色银行和绿色债券。ESCO市场在2017年增长8%,达到近290亿美元,中国的ESCO市场继续支撑着全球市场,增长11%,接近170亿美元。这种迅速增长是由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促进的,这些政策为ESCO的项目提供了便利。 2017年各地区能源服务公司收入
🔵 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努力正在放缓 目前在执行能源效率政策方面的进展速度不足以实现EWS所带来的潜在效益。能源效率政策的实施已经放缓,使最近从能源效率中获得的效益面临风险。强制性能效政策和法规涵盖的全球能源消费比例从2016年的32%上升至2017年的34%。几乎所有这些增长都来自于车辆、电器和设备根据现有的能源效率政策的更换,而不是采用新的政策。 ![]() 由新政策与现有政策带来的被强制性能效政策法规所覆盖的全球能源使用年增长百分比
实现EWS还需要提高强制性能源效率政策的力度,2017年该政策仅略有增加。政策力度的总体增长主要集中在运输部门,包括加拿大、欧盟、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在内的几个国家和地区,商用车和乘用车标准都有所收紧。建筑和工业部门的政策力度增幅很小。同样,在2017年,其他类型的效率政策(如激励措施和市场化工具)的实施进展也很有限。 ![]() 各部门强制性政策覆盖的全球最终能源消费份额
🔵 新兴经济体的能效提高是实现EWS的关键 提高能效将减少新兴经济体能源需求增长的影响,新兴经济体的能源强度可以减半。IEA正与巴西、中国、印度、印尼、墨西哥和南非等6个主要新兴经济体密切合作,构建提高能源效率的能力和措施。自2000年以来,这6个国家的能源需求迅速增长,共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在EWS中,如果一次能源需求仅增长24%,这些国家的经济可能会增长一倍以上。超过40%的能源将节省在工业部门,其余部分将平均分配给运输和建筑部门。 ![]() EWS中全球与6个主要新兴经济体的一次能源需求
在这些新兴经济体中,能源效率政策在实现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覆盖范围不同。2017年,6个主要新兴经济体近46%的终端能源使用被强制执行了能效政策,尽管政策力度各不相同。然而,如果没有全球覆盖范围最高的中国,这些经济体的平均覆盖率将不足20%。信息和能力建设措施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其他政策,包括以市场为基础的手段和激励措施,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 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强制性能效政策覆盖率
中国在能源效率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如果没有自2000年以来的能效提升,中国2017年的能耗将增加12%。2017年,中国工业、服务业和住宅领域的能效提升节省了超过10 EJ的能源,相当于整个德国的终端能源消耗,并减少了1.2 Gt CO₂排放。 2000~2017年中国能源使用量分解与各部门能效提高的贡献
2017年,中国约60%的终端能源消费被强制性的能效政策覆盖,覆盖率为全球最高。其中工业领域的政策覆盖率最高,接近70%。 中国各部门能源使用的强制性能效政策覆盖率
🔵 当前的运输效率政策为EWS奠定了基础 在运输方面,EWS强调了加快提高能效的速度,从而在生产活动水平翻一番的情况下使总能源的需求保持平稳。交通运输是全球节能潜力最大的行业,而自2000年以来,与建筑和工业部门相比,它取得的节能进步最少。实现这一潜力的关键行动是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和增加电动汽车的使用。燃油效率标准是迄今为止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政策,如果没有它们,公路运输每天将额外消耗120万桶原油。但是,如果所有的标准都和最严苛的燃油效率标准一样,那么每天还可以额外节省220万桶原油。
EWS表明乘用车的效率水平可能要高得多。最近的政策进展已经使得现在每天售出的五分之四的汽车都符合能效标准。然而,政策仍有扩大和加强的可能,这将使2040年汽车的普遍效率水平与当前最好的混合动力车一样高效。EWS还表明,到2040年,电动汽车可能占全球乘用车总数的40%以上,这意味着鼓励采用电动汽车的政策将至关重要。 2000~2017年客运最终能源使用量分解
在EWS中,卡车可以为道路运输提供超过40%的潜在能源节约,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目前的趋势基础上取得重大进展。卡车占道路运输总油耗的40%左右,由于活动增加和能效提高速度减慢,这一比例在不断上升。这是由于很少有国家制定了提高卡车燃油效率的政策。当前和计划中的政策为未来的收益奠定了基础,但政策覆盖面和紧缩程度都有上升的空间。 ![]() 2000~2017年货运最终能源使用量分解
EWS还表明非公路运输(航空、铁路和海运)的重要性,新政策为未来提高效率创造了机会。在海运领域,实现国际排放目标需要提高能效水平。在航空领域,已经制定了排放交易计划和目标,以支持继续提高能效。航空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以及飞行路线的改进,也有助于提高效率。 ![]() 2000~2040年客运与货运能效提高的历史数据与预测
🔵 建筑变得越来越高效,但政策需要更加全面 在2017年,建筑和电器占全球终端能源使用的30%左右。建筑能耗较2016年增长0.8%,2000年至2017年增长20%。自2000年以来,提高能效为建筑和电器节省了近14 EJ的额外能源使用,相当于巴西的总能源消耗。如果没有这些改进,全球建筑能耗将增加12%。 2000~2017年全球建筑终端能源使用量分解与住宅及非住宅建筑不同能源使用终端节约带来的贡献
建筑规范和电器标准已经成为了关键的政策措施,在2017年避免了10%以上的建筑能耗。然而,政策覆盖范围还可以再扩大,三分之二的国家没有强制性的建筑能源法规,60%的电器的能源消耗没有被标准覆盖。 2000~2017年全球能效政策所覆盖的建筑能源终端用途
🔵 工业领域需要更多地关注低能源密集型行业 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相结合,抵消了一半以上的IEA国家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工业和服务部门增加的经济活动终端能源消费的影响。从结构上看,经济活动从金属、水泥、造纸等能源密集型产业向低能源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抵消了约四分之一的经济活动上升带来的影响。这种结构变化在发达经济体中早已显现,现在在新兴经济体中也已非常明显。在结构性改革所带来的能源节约中,中国占40%以上,非经合组织经济体占三分之二。 ![]() 2000~2017年工业和服务部门能源使用量的分解与IEA国家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由改善能源效率带来的贡献
工业领域的节能潜力主要集中在能源密集程度较低的制造业部门,如食品、饮料、汽车及纺织品制造等,到2040年,这些部门的能源强度可能会降低40%以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政策,使大量不同领域的能源用户参与进来,并提供适当的监管支持。鼓励采用能源管理系统和其他激励和信息化措施的政策,以及创新的融资机制和商业模式(如ESCOs)也将是必不可少的。 编辑:李锡 审核:白恺 |
郑重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网站作品,需包含本网站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全球能源互联网》原创。 个人请按本网站原文转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