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
发布时间:2018-09-27
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提出三周年之际,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大学创新发展论坛于9月26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山东大学联合主办。来自联合国、中国政府,以及14个国家40多所高校、近80家企业和机构的400多位代表,围绕能源互联、“一带一路”以及科研创新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在“超/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学术版块交流展示了最新科研成果。 ![]() 针对此次大会,《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围绕“超/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主题开展了论文征集工作,专题征稿得到了国网联研院、中国电科院、南网科研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瑞继保、许继集团、ABB等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设备制造企业的积极响应。此次论文征集共收录学术论文50篇,经过同行专家双盲评议,评选出18篇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8篇。 在大会的“超/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学术交流版块,举行了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合作组织技术总监梁旭明,山东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部副部长、电气学院高峰教授为优秀论文一、二等奖作者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 ![]() ⬆ 合作组织技术总监梁旭明、山东大学电气学院高峰教授为优秀论文作者代表颁奖。
会上,浙江大学李武华教授、清华大学余占清副教授、南网科研院陈名博士、国网联研院裴翔羽博士等4位专家围绕论文主题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并与参会嘉宾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精彩报告
浙江大学李武华教授作了题为《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的热应力主动控制技术研究》的主旨报告。报告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揭示了MMC运行特点对其热应力特征的影响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半桥型以及混合型MMC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存在的热问题,挖掘了其热控制自由度,提出了系列主动热控制方法。 ![]() ⬆ 浙江大学李武华教授作主旨报告。
清华大学余占清副教授作了题为《500kV耦合负压换流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原理与研制》的主旨报告。报告针对张北±500 kV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耦合负压的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拓扑方案,设计了500 kV耦合负压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样机。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100 kV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模块能够在3 ms开断25 kA短路电流,具有低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等特点。 ![]() ⬆ 清华大学余占清副教授作主旨报告。
南网科研院陈名博士作了题为《机械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工程应用研究》的主旨报告。报告结合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实际生产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机械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拓扑方案,研制出了160 kV超快速机械式高压直流断路器产品,并完成南澳加装高压直流断路器工程示范,圆满解决了南澳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第三站在线投切和直流线路故障隔离清除的难题。 ![]() ⬆ 南网科研院陈名博士作主旨报告。
国网联研院裴翔羽博士作了题为《架空线柔性直流电网保护配合策略》的主旨报告。直流线路快速保护是建设未来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电网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深入分析故障行波特性基础上,国网联研院研究团队联合清华大学提出了基于故障初始行波的柔性直流电网单端量主保护方法,开发了整体保护出口时间约为1.2 ms的直流电网快速行波保护装置。 ![]() ⬆ 国网联研院裴翔羽博士作主旨报告。
![]() ![]() ⬆ 会上,参会代表围绕各报告主题与演讲嘉宾进行了精彩互动,引发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同时在会议现场,还以海报张贴的形式,对论文集收录的50篇论文进行了交流。
![]()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超/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技术人员也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今后会努力创造更多交流机会,为能源与电力行业的专家提供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 注:针对此次论文征集,《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出版了“超/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会议论文集和《全球能源互联网》2018年第4期“超/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专刊,并邀请汤广福院士作为专刊特约主编。欲了解论文的详细内容,欢迎关注“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微信公众号,浏览论文全文,或直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 编辑:赵杨、李锡 审核:白恺 |
郑重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网站作品,需包含本网站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全球能源互联网》原创。 个人请按本网站原文转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