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信息服务平台

京津冀与关中地区“以电代煤”大气环境与碳减排效益评估

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

京津冀与关中地区“以电代煤”大气环境与碳减排效益评估

吴华成1*周卫青1李朋1张子健2汪美顺3,周子龙1

(1.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本文发表在《全球能源互联网》2022年第2期“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综合能源系统”专题上,欢迎点击品读。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52010118000C)资助。

文章导读

近些年来,农村地区散煤治理一直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大力推行“煤改电”工程。目前,“煤改电”工程实施后,对区域散煤的替代量,相应污染物的减少量,以及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还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在新型电力系统以及“双碳”背景下,“煤改电”对碳减排的影响还有待研究。

文章亮点

1)结合区域“煤改电”具体实施情况,计算得到了京津冀与关中地区“煤改电”替代散煤排放清单;

2)基于WRF-Chem模式,计算了“煤改电”对京津冀与关中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减少值以及下降比例;

3)通过排放因子法计算了“煤改电”工程在京津冀与关中地区的二氧化碳减排空间。

摘要

文章研究了京津冀与关中地区“以电代煤”(简称“煤改电”)实施后,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影响以及碳减排效益。结果表明:截至2018年,京津冀地区“煤改电”共替代散煤用户258.4万户,每年可替代散煤706.6万t;关中地区“煤改电”替代散煤用户65.76万户,每年可减少散煤69.39万t。基于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 coupled with chemistry)模式,计算得到“煤改电”将导致京津冀地区PM2.5月平均浓度下降3-26 μg/m3,下降比例为2%~35%;关中地区冬季PM2.5质量浓度下降8.70 μg/m3,降低比例为6.8%。受益于“煤改电”工程,京津冀地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88.77万t,关中地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5.84万t。随着低碳能源占比的提高,以及电采暖技术的不断进步,“煤改电”对碳减排的效益将不断体现。

主要内容

⬆ 图1  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电代煤”措施实施后对地面PM2.5浓度的影响:(a-e) 月平均浓度变化量(μg/m3);(f-j) 月平均浓度变化比例(%)

在京津冀地区供暖季,PM2.5为首要大气污染物,通过WRF-Chem模式模拟计算,上述地区在“煤改电”措施实施后PM2.5月平均浓度下降3~26 μg/m3,变化量占比在2%~35%之间。

⬆ 图2  关中五市“煤改电”措施环境效益改善情况(PM2.5、O3、NO2和SO2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3,CO质量浓度单位为mg/m3

关中地区实施“煤改电”后,有效降低冬季PM2.5、NO2、SO2、CO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70 μg/m3、1.29 μg/m3、0.57 μg/m3、0.14 mg/m3

本文引文信息

吴华成,周卫青,李朋,等. 京津冀与关中地区“以电代煤”大气环境与碳减排效益评估[J]. 全球能源互联网,2022,5(2):166-172.

WU Huacheng, ZHOU Weiqing, LI Peng, et al.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Benefit Evaluation of “Coal-to-Electricity” Projec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Guanzhong Region [J].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22, 5(2): 166-172 (in Chinese).

 研究团队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冀北电科院”)直属国网冀北电力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科研能力。拥有发明专利900余个,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200余项。 

吴华成为国网冀北电科院化学与环保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火电发电厂环保设施优化运行、大气污染物监测技术等。近年来陆续主持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3项,相关研究成果被鉴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简介

吴华成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电网环保,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火电厂环保设施与工艺。通信作者

E-mail:

whc@vip.sina.com

图片

周卫青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电网环保与环境影响评价

E-mail: 

zhouweiqing1113@yeat.net

编辑:张鹏

审核:周舟

《全球能源互联网》中文期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重要指示精神而创办,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点培育的科技期刊,致力于通过发表能源电力、先进信息、气变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推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期刊面向全球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DOAJ 数据库等收录。期刊审稿速度快,平均周期2个月,不收取版面费并设有优厚稿酬。优秀论文作者有机会受邀出席联合国、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IEEE、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国际组织和学术团体举办的学术活动。

诚邀各位专家赐稿交流。

郑重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网站作品,需包含本网站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全球能源互联网》原创。 个人请按本网站原文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