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鲍淑君等: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视角下的共建“一带一路”思考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1-06-07
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视角下的共建“一带一路”思考与建议
李荣1,鲍淑君2*,温灏3,许潆方2,相均泳1,冯天天4
(1.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3.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发表在《全球能源互联网》2021年第3期“能源互联网促进实现‘双碳’目标”专题上。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617)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对外合作研究项目资助。
文章导读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成果丰硕,但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与国际政府间组织(IGO)合作居多,与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合作较少,且合作领域和内容相对单一,共同开展国际项目的投融资经验不足。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能源合作尤其是清洁能源项目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刺激各国经济复苏的重点领域,研究INGO清洁发展项目的运营模式有助于加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国际合作,减轻项目实施阻力。本文首先分析了INGO的资金来源以及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模式和目的,接着基于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所(ISC)和全球基础设施巴塞尔基金(GIB)的3个典型项目案例,总结INGO在开展国际项目过程中采取的投融资和运营模式,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重点内容
政府机构与INGO合作模式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在与INGO合作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合作目的和模式不同使得与INGO的合作具有国别或区域特色。
美国与INGO合作偏向于代理模式。在人道主义救援、公共卫生、基础教育、自然保护等领域,美国政府支持多个INGO项目落地,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意识地输出美国政治理念和价值,甚至引发东道国发动“颜色革命”。此外,除美国政府意图,INGO基于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和推崇,自发输出自身文化、价值观和理念。
欧盟与INGO合作偏向于共生模式。政府依赖INGO的专业能力执行项目,也会有意选择具有共同价值观和战略目标的INGO开展合作,欧洲的INGO在国际活动中的本国中心主义较弱,包容性较强。
日本与INGO合作偏向互补式协同模式。日本官方资金流向INGO较少,主要以限定较小的无偿合作资金协议形式投入,反之,民间援助流向INGO较多,对其发展影响较大。日本官方和INGO之间合作主要围绕受援国、联合国发展目标展开,旨在以知识和技能输出,与东道国共同创造适合发展的新事物,同时,尊重东道国的意识形态、知识所有权和自身特征。
INGO项目运营模式
选取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所(ISC)和全球基础设施巴塞尔基金(GIB)的3个清洁发展项目案例,展现INGO项目运营的典型模式,为探寻国际投融资合作的可行方式和最佳路径提供经验视角。
低排放城市联盟计划
低排放城市联盟计划是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EFC)资助,由ISC实施的资金高达1000万美元的合作计划。这项为期3年的计划将与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帮助12个选定的伙伴城市加快碳减排。在项目小组与中国城市合作实施早期战略时,美国公司提供解决城市优先事项的相关技术和服务。城市减排合作项目展现了一种较为典型的INGO组织运营模式。INGO基于其科学权威性、专业性和社会关系网络跨度,能够拥有较广泛的影响输出机会,大体上可分为上游参与和下游参与,如图1所示。上游参与包括参与政府或目标机构的关键决策甚至实现相关机制政策的输出,但这一参与过程从输入到输出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相对来说难度较高。下游参与主要包括具体政策执行、建立伙伴关系、组织实施项目等,这一过程相对比较容易。IGO有时需要依靠INGO特有的政策执行能力来开展相关工作。

⬆ 图1 INGO运营及影响输出模式
印度电力市场中小企业清洁能源技术项目
为应对印度严重的空气污染,ISC与Intellecap私人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中小企业清洁能源技术项目,为合作伙伴提供了7个商业模式,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克服清洁能源项目实施障碍,如表1所示。INGO在投融资领域开发的系列商业模式,对于实现更低风险、更稳定回款和更低保费具有参考价值,对于推动实现可持续和弹性国际投融资具有借鉴意义。ISC的7种商业模式在市场、金融机构、设备供应商、中小企业、保险公司和政府机构之间构建了很好的风险和收益框架,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项目推广。
⬇ 表1 印度电力市场中小企业清洁能源技术项目7种商业模式

资源高效清洁生产项目
通过制定形成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认证和建设标准,不仅能够为项目融资拓宽渠道,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同时可以加强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的输出,获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GIB通过组织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专家,制定可持续及弹性基础设施认证标准(SuRe®标准),并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组成可持续基础设施联盟,在全球开展SuRe®标准的认证。通过SuRe®标准认证,帮助认证项目吸引基础设施领域的公共和私人投资,确保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同时增强基础设施的适应性,从而最大化社会效益并减少环境足迹。另一方面,由于GIB在认证过程中能够帮助试点国家或地区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将其管理体系按照标准进行系统化、规模化改进,牢固和提升企业持续绿色发展意识,其实施的项目往往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加强INGO合作机制建设的实施路径
(1)强化顶层设计,针对不同INGO分类施策
在与不同INGO合作中,应分清主次,对重点合作方向做好分类,避免同质竞争或重复建设,重在形成合力。
(2)发挥平台作用,加速推动项目和标准落地生效
一方面,可结合国际投融资目标,发挥INGO的当地影响力,寻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为推动投融资项目营造更有利的政治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用好INGO全球网络有助于加快推动中国优势技术标准“走出去”,形成全球治理经验分享机制。
(3)加强能力建设,优化投融资模式和合作推进机制
完善和优化“一带一路”项目推进机制,在“政府+国企”为主的推进模式之外,探索“INGO+规则+市场化”的推进模式。
(4)提升人才储备,打造高素质的国际专业团队
(5)推动INGO发展,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
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税收优惠以及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等措施,为INGO在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优先培育发起成立于国内的INGO,形成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的INGO联盟。
本文引文信息
李荣,鲍淑君,温灏,等. 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视角下的共建“一带一路”思考与建议[J]. 全球能源互联网,2021,4(3):284-291.
LI Rong, BAO Shujun, WEN Hao, et al.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cooperation[J].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21, 4(3): 284-291(in Chinese).
作者简介

李荣
博士
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投融资管理
E-mail:
rong-li@geidco.org

鲍淑君
博士
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建设,能源和水资源管理。通信作者
E-mail:
shujunabby@126.com

温灏
硕士,高级经济师
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融资、开发性金融、国际关系。

许潆方
硕士
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投融资、人民币国际化。

相均泳
博士
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一带一路”投融资、国际关系。

冯天天
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能源政策与工具、技术经济及评价。
编辑:李锡
审核:周舟
郑重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网站作品,需包含本网站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全球能源互联网》原创。 个人请按本网站原文转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