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信息服务平台

厦门大学张尧立、王鹏飞等:基于新型在线水处理技术的节能减排效果研究

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

基于新型在线水处理技术的节能减排效果研究

王鹏飞1,张尧立1,2*,洪钢1,2

(1.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2.福建省核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文发表在《全球能源互联网》2021年第2期“城市能源系统智慧低碳转型的驱动机制及关键技术”专题上,欢迎点击品读。

文章导读

我国中央空调系统总能耗在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所占的比例为40%~50%,有些夏季炎热地区甚至达到70%以上。因此,减少冷水机组的能耗是实现城市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在运的冷水机组由于冷凝器结垢普遍存在能源浪费的情况,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在线水处理技术(special onlin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SOWTT),并以厦门市为例,通过建模分析以及SOWTT在楼宇中的实际运行数据,定量研究SOWTT对于提升城市能源系统效率的作用。

文章亮点

(1)根据冷水机组冷凝器的污垢形成过程,提出了SOWTT,能够有效防止污垢生成确保冷水机组高效运行;

(2)建立了污垢影响冷水机组制冷系数的数学模型,结合冷水机组的实际运行数据,评价SOWTT的节能减排效果;

(3)比较SOWTT与机械法除垢的优劣,表明SOWTT有利于提高城市能源系统效率。

摘要

为了减小污垢对中央空调冷水机组效率的影响,提高城市能源系统效率,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在线水处理技术( special onlin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SOWTT)。通过追踪和计算厦门数台冷水机组的趋近温度、运行效率、年耗电量和二氧化碳减排量来评估SOWTT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SOWTT的冷水机组的趋近温度基本与新机组趋近温度数值相当,能够有效防止污垢生成。另外SOWTT能使冷水机组制冷系数(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 值基本保持在新机COP的90%以上。如果将中国所有冷水机组都采用SOWTT,相比于每半年一次的机械式清理,能够节约50.07%的电能,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可减排大量二氧化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因此SOWTT综合效益显著,其广泛使用将会大幅提升城市能源系统效率。

主要内容

CaCO3等晶体的结垢主要经过4个步骤: a)蒸发和过饱和,冷却水在冷却塔中蒸发,新水的补充使冷却水中Ca2+等的浓度增加;b)达到饱和条件时,Ca2+与CO32-碰撞成核的速度大于溶解的速度;c)晶体开始沿着某一方向生长;d)大的晶体间积聚成垢。为了阻断这四个过程,提出了SOWTT,有效防止污垢生成。

图片

⬆ 图1 碳酸钙污垢的形成

污垢的大小很难直接测量,可由趋近温度近似。采用SOWTT后,趋近温度保持在1.08 ℃ 左右,基本与新机组的趋近温度水平相当,处于正常范围内。但是如果未对冷水机组除垢,趋近温度在20天内增长了19.96%,同等情况下功耗将大幅增加。

图片

⬆ 图2 采用SOWTT对趋近温度的影响

探究了厦门市采用SOWTT的机组在100 d内的运行状况。可以发现,采用SOWTT能够使冷水机组保持高效运行。以(a)号机组为例,在无污垢时,制冷系数为6.1,采用SOWTT防垢能够使机组平均制冷系数保持在6.011附近,几乎达到无污垢运行状态。(b)、(c)、(d)新机组的制冷系数分别是6.1、5.5、5.5。

图片

⬆ 图3 采用SOWTT后制冷机组的制冷系数

若机组的制冷量为2285 kW,稳定运行6个月,则采用SOWTT比清理周期为每月、 每季度、 每半年的机械法少消耗电量分别为978 704 kWh、 1 344 371 kWh和1 647 060 kWh,多减排的二氧化碳分别为976 t、 1340 t和1642 t,可见SOWTT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图片
图片

⬆ 图4 制冷机采用SOWTT和机械式清理法在节能减排上的比较

本文引文信息

王鹏飞,张尧立,洪钢.  基于新型在线水处理技术的节能减排效果研究 [J]. 全球能源互联网,2021, 4(2):115-121.

WANG Pengfei, ZHANG Yaoli, HONG Gang.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Energy Savings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ased on the new Onlin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J].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21, 4(2):115-121(in Chinese).

作者简介

图片

王鹏飞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热力循环、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与换热

E-mail:wangpff@hotmail.com

图片

张尧立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热力循环、系统建模与仿真

E-mail:zhangyl@xmu.edu.cn

图片

洪钢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热力循环、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沸腾传热及汽液两相流

E-mail:honggang@xmu.edu.cn

研究团队

能源学院依托厦门大学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洁净能源科学与工程平台”,已初步建立了一支从事能源研究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包括3位院士、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0多位教授。建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技术开发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为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张尧立老师课题组致力于包括热力循环、系统建模与仿真等领域的研究。主要承担了用于处理废水的低温蒸发系统的优化和仿真、小型堆换热器设计、用于四代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雷顿循环、极致安全堆概念研究等课题。近几年来,在国内外SCI/E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承担项目20多个。

编辑:张宇

审核:周舟

郑重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网站作品,需包含本网站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全球能源互联网》原创。 个人请按本网站原文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