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信息服务平台

目录

图片(0

    表格(0

      全球能源互联网

      第8卷 第1期 2025年01月;页码:1-2
      EN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交直流输电与源网荷储数智化转型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AC/DC transmission and source grid load storage for new power systems

      徐政 ,黄莹
      XU Zheng ,HUANG Ying

      关键词

      Keywords

      摘 要

      Abstract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也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多样化、电网交直流连接复杂化,亟须优化整合电源、电网、负荷、储能资源,以最新的新能源技术、通信控制系统和电力系统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实现源网荷储的高度融合。交直流输电与源网荷储数智化转型使数字技术、智能化技术价值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全面落地和充分释放,并赋能电力系统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协同发展。

      《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紧追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策划“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交直流输电与源网荷储数智化转型”专题,围绕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征集并发表相关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专题共收录论文12篇,包含源网荷储协同运行与控制、数智化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清洁能源开发与送出、电力市场机制与商业模式4个栏目。源网荷储协同运行与控制栏目中,国网江苏电力公司王之伟等重点针对多直流馈入后的安全稳定、受端负荷中心受电能力提升等问题,研究并分析了应用混合级联直流技术的优势;天津大学朱丽等提出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规划影响要素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能够高效准确识别影响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关键不确定因素;东北电力大学张儒峰等提出了一种考虑储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无功电压分布式优化调控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网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国网冀北电力公司李坚等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分层优化的能源存储系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供调峰控制,并且实现了配电网的主动管理,提高了现有电网中光伏装置的承载能力和负荷需求增长。数智化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栏目中,华中科技大学夏历等针对SLD光源退化问题,进行了原理上的分析并对光功率衰减严重的光源进行拆解测试,得出管芯区退化是引起光源输出光功率衰减的主要原因;中国电科院范茂松等对某储能电站电池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储能电池衰退机理进行了联合分析,构建了储能电池SOH评估数据集并利用迁移学习,提升了模型对储能电站在运储能电池的适应性;贵州电网公司彭琳钰等提出基于自适应匹配的通信网资源智能编排算法,通过自适应调整匹配成本增量在解决资源竞争冲突的同时实现业务差异化需求感知。清洁能源开发与送出栏目中,华北电力大学杨锡运等针对多源场景中传统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区域控制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ackelberg博弈与改进深度神经网络的多源调频协调策略;贵州大学熊国江等采用3种概率分布模型对风速分布数据进行拟合,应用3种数值法和1种智能优化算法分别对3种概率分布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并以中国5个站点为例,对50 m和70 m高度处的风速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张萍等针对孤岛模式下光储-VSG并联系统由于线路阻抗差异和负载投切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环流及功率分配不均问题,提出了一种协同自适应的控制策略。电力市场机制与商业模式栏目中,东南大学王蓓蓓等将“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结合构成混合增强智能算法,提出了一种省级现货市场报价样本集增强及市场力识别技术;中海油集团欧阳琰等通过搭建两区域电力交易模型,进行算例分析,研究不同绿电/绿证抵扣碳排放机制方案差异,探讨对产业发展、经济民生、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影响。

      感谢各位作者、专家对本专题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球能源互联网》编辑部为本专题顺利出版做出的努力,希望本专题能为广大专家学者提供交直流输电与源网荷储数智化转型的借鉴和思考,共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基金项目

      黄莹,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交直流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新型直流输电送出技术、新能源并网与控制技术等。担任中国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委会委员,全国电力电容器、直流输电设备标委会委员。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国家和企业级重大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电力科技奖、机械科技奖一等奖3项。

      作者简介

      • 徐政

        徐政,浙江大学二级教授,IEEE Fellow,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浙江大学直流输电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在直流输电系统原理、成套设计和交直流电力系统规划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为推动直流输电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主要研究领域为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分析、直流输电与柔性交流输电、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电力谐波与电能质量等。出版专著2部、译著12部,荣获机械工业出版社“最具影响力作者”和“百佳作译者”称号,专著《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获2012—2016年电工技术类高被引图书第1名。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单篇最高SCI引用数超过1000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担任直流输电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13种电工领域学术期刊编委。

      • 黄莹

        黄莹,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交直流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新型直流输电送出技术、新能源并网与控制技术等。担任中国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委会委员,全国电力电容器、直流输电设备标委会委员。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国家和企业级重大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电力科技奖、机械科技奖一等奖3项。

      出版信息

      文章编号:2096-5125 (2025) 01-0001-0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DOI:10.19705/j.cnki.issn2096-5125.2025.01.001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出版日期:2025-01-26

      引用信息: 徐政,黄莹.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交直流输电与源网荷储数智化转型[J].全球能源互联网,2025,8(1):1-2 .XU Zheng,HUANG Ying,.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AC/DC transmission and source grid load storage for new power systems[J].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2025,8(1):1-2 (in Chinese).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将此文章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